学生工作部(处)、武装部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畅享工大  >  正文

【校友寄语】许弘杨:条条大路通罗马

发布时间:2017/11/28 20:40:07         编辑:理学院优秀校友 许弘杨          浏览次数:

【个人简历 】

2009年9月-2013年6月 湖北工业大学理学院 统计学专业 

       在校期间,获得“全国挑战杯创业大赛金奖”、“全国数学建模竞赛二等奖”、“大学生标兵”、“优秀学生干部”、“优秀毕业生”等多项荣誉。 

       2013年9月-2014年12月  英国曼彻斯特大学 金融统计学专业

       2015年5月-2016年2月   深圳市跨境翼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任数据分析师

       2016年3月至今           深圳市环球易购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任高级投资经理



大家好,我是许弘杨,2013年毕业于理学院统计学专业,今天想想用一封信的形式和学弟学妹们分享下我的职业经历和想法。

故事就从最难熬的日子开始讲吧。

2014年9月,我从英国曼彻斯特大学读完研究生回国,落地广州,感谢大学室友收留了我,我边投简历边享受回国的快感。此时的我是乐观的,我自认为手握筹码:曼彻斯特大学好歹是中国人听过的世界名校,而且我的简历上有两个有分量的奖项——全国挑战杯创业大赛金奖和全国数学建模竞赛二等奖。8、9月是互联网公司招聘的高峰时期,心高气傲的我眼里只容得下BAT,结果简历都石沉大海,杳无音信,甚至连面试的机会都没有。10月各大银行开始招聘,当我留学的同学们开始投递柜员职位时我惊讶于她们甘于做一个柜员,愚蠢的我全部投递的是管培生岗位,不用说,你们应该也知道结果了。很多企业会偏好于国内大学,在大学开宣讲会,于是我关注中山大学、暨南大学的宣讲会信息,才体验了场馆爆满,大学生就业难的无奈。11月左右,四大、顶级咨询公司陆续在这些985、211的学校开宣讲会,我坐在台下无比自卑,这些高校的学生思维活跃、英语流利、开朗自信、积极主动,而我不懂四大的业务,没有研究过咨询的思维方式,我没有任何核心竞争力,也没有做过任何准备就上了战场。更残酷的,在申请一些公司(比如麦肯锡)的岗位时,第一学历的list里面没有湖北工业大学,这意味着哪怕出国镀了金,人家还是连投简历的机会都不给你,因为有太多优秀的大学生在和你竞争。

找工作到这个阶段,转眼间三个月过去了,已经进入心理战时期,有人手握几份offer,确定了20多万的年薪,而我还毫无头绪,身边的人从期望变成劝说:心气不要太高,先找一份工作做着。我也开始怀疑自我、否定自我,逐渐进入自暴自弃的阶段,同时也接受了这种设定:我没有coding的能力和经验,算法题解不出来,进不了数据挖掘的领域;我没有实习的经验,走不了产品经理的路;我没有985的背景,敲不开金融行业的门,总之,那些狗屁奖项就是一无是处,学生会的经验一钱不值,我还不如大学的时候多学几行代码。那个时候说的最多的词汇是:绝望,祈祷最多的事情是:give me a jobplease12月,终于在经过3轮面试后,一家小的广州本土咨询公司给了我offer,工资6.5k/月+其他补助。我总算有了回家过年的勇气。

2015年春节过后,我并没有去这家公司报道,我还想再搏一把春招,想去大公司,想要高薪。我是个矛盾的结合体,一方面对找工作面试感到恐惧不自信,另一方面觉得只要给我机会,我一定能做好,因为大学的时候我在学习和学生会工作上就做的非常好:我带领的团队参加暑期社会实践的评选就一定是第一名,我参加的比赛就一定获奖,我觉得自己是个靠谱的人。我剖析了自己的优势劣势,更新了简历,分析了行业,做好了心理建设,重新踏上去往南方的高铁。很遗憾,故事到这里,还不是转折,如果找工作的经历是一只股票,那么这时候我还没有触底,我投出的简历还是没有回音,无论是大公司还是小公司。后来在同学的内推下,我接到了一家外企创业公司的面试通知,经过了6轮英语面试,独立完成了一个数据分析项目,参加完北京的终面,然后是无比焦灼地等待结果。又是失望,对方因为内部架构调整,换了领导,这个职位取消了。

这一耗,就到了5月,我已经彻底死心了,我决定无论什么样的公司,只要给我offer,我就去。也是一家创业公司,做跨境电商,给我的职位是数据分析,公司位置很偏,在一个物流园里面,下公交车走了很久,弯弯绕绕从户外的铁楼梯爬上去,因为采光不足,看到的非常暗的大通间办公室,几乎没有任何装修,楼下就是仓库。我曾经梦想的,是像电视剧中的女白领,在市中心CBD豪华明亮的办公室里办公(脑补一下《我的前半生》的唐晶),要不怎么说电视剧害人呢,因为现实永远比你想象的要残酷100倍。但此时的我,没有其他选择,这就是我的第一份工作,6k/月。我不敢对家里人说我的薪资,因为和我留学的费用不匹配,我也不敢在公司说我的硕士学历,更不敢说我是留学回来的,因为这家公司的员工普遍学历不高,他们认为高学历不应该留在这里,没前途。在公司的十个月里,没有老师,我自己摸索、慢慢搭建了数据分析模型和体系,我觉得很压抑,初入职场没有人带就很容易迷茫,工作上只能不断的尝试才知道可不可行。害怕日常不用英语而忘记语感,我每天坚持背40个英语单词,无论多累,无论在地铁还是公交,我都坚持背诵,还组了一个小组,带动身边的朋友背单词,这反而成了我最有成就感的事。

谁说的“No dream, why come to Shenzhen”。

2016年3月,机会来了,在同学的介绍下,我进入了一家上市公司的投资部,做行业分析,也算是进入了“高大上”的股权投资行业。我非常非常珍惜这个机会,这份工作无论从社会地位、发展前景、薪资水平都符合我的预期,为了mark这一天,我发了一条朋友圈“an ordinary day”,其实这是我找工作以来最不平凡的一天,而我已经没有语言去形容这一天,形容我的兴奋,形容我心中大石落下的感受,形容我所有的期待、失望、努力、隐忍,形容我对未来的向往,我只能故作平静地称这一天为“普通的一天”。我终于活成了电视剧里的OL,全国各地飞来飞去,和各个创业公司的创始人交流,懂了一些金融、法律、财务术语,偶尔还会有海外出差的福利(坚持学英语的好处体现了)。但是我始终保持着危机感,比起行业中其他人,我没有法律和财务背景,思维框架还没有完全搭建起来, 核心竞争力不够,我必须不断学习、谦虚而勤奋地学习。我对创业者心怀敬意,正是他们推动了中国运动式创新,我们才有了足不出户叫外卖、随时随地滴滴出行、方便实惠共享单车。我也逐渐理解第一家公司,创业维艰,钱要用在刀刃上,活下去比豪华的办公室重要的多。

故事到这里,我的职业生涯基本上走入正轨了,在这个行业不断深入、吸收、打怪、升级,逐渐从book smart 往 street smart 进化。回想我走的弯路,最大的问题是目标缺失或者说目标错位,我找工作的时候并没有明确自己想学习什么知识,进而确定想找什么行业、什么岗位,我只是盲目追求大公司、高待遇,对长期规划一无所知。大学四年,我们有1000多个日日夜夜可以思考,我究竟想要做什么,我的短期目标是什么,长期目标又是什么,我怎么达到这个目标,我需要培养哪些技能?前段时间和美国回来的同学小聚,他说他到美国就只有一个目标:找工作,于是他疯狂刷算法题(因为谷歌、Facebook等面试都是当场手写算法程序,非常考验真本领),他说刷了一年多,面试的时候心中只有一个想法:有本事你难住我。而且他不在乎公司大小,觉得只要能学到知识,成为该领域的专家,几年后想去哪都可以自己选择。

瞧,这就是人与人的区别,最直接的体现就是,毕业后他找到工作了,我没有。

90后、95后这一代人普遍生长条件不错,安全感足,想法多、追求个性化。但是也少了些坚持、毅力、稳定性、深度思考能力。东西方智慧在某些层面上表现出了惊人的一致,无论是佛教还是基督教,都有“因果”一说,我们今天经历的任何事情,都会在未来反映出结果。举个例子,如果你今天把“无聊”的学生会工作坚持做了,至少你获得了毅力和责任,如果你把“无聊”做成了“有聊”,那么你获得了创意和成就感。

大公司未必一定好,流程分解太细,做一颗螺丝钉做久了,会缺少一些全盘格局;小公司未必不好,在小公司学的知识跨部门、跨流程,全能发展。我身边一些学长学弟,走上了创业的道路,有的过了生存期,收入不错;朋友圈还有一些校友,即时在不热门的行业或者小公司,也工作得非常有热情、踏实。有人喜欢平平淡淡,有人追求小富即安,还有人就想惊天动地,每一种人生都很精彩,问题是你想过哪一种人生?

我非常非常感谢找工作的过程中给我提供帮助的老师、同学、朋友,也请学弟学妹们一定珍惜身边的老师、同学、朋友。


最后分享一段话,很接地气:

如果成功的机遇有一天降临到我们面前,我们就应该果断、坚定、毫不犹豫地抓住它!为找回昨天失落的梦想,为夺回曾经失去的一切,为改变一个家庭,我们不能等待,不能彷徨,不能观望,不能落伍,更不能安于现状,立刻行动是唯一的选择,坚持是唯一的法宝。现代社会是知识经济时代,一切都在变,日新月异,人们装饰变了,发型时尚了,房屋的建筑美观了,这世界一天一变,不变,那就会落伍,就会渐渐远离这个时代,我们一定要记住,思路决定出路,观念决定贫富,做事先做人,做人就认清现实,不断接受新观念。

这是习大大G20的讲话,猜到了吗?

 


 版权所有 湖北工业大学学生工作部(处)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南李路28号 邮编:430068  技术支持:西安博达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