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工作部(处)、武装部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学工新闻  >  正文

第475期“相约博学堂”之人文讲座回顾

发布时间:2017/03/13 20:51:00         编辑:郑兵兵          浏览次数:

      3月10日晚,由校学生工作部主办,校学工助理办公室承办的第475期人文讲座在我校博学堂如期举办,来自武汉大学的徐少华教授为听众分享了关于姓氏的渊源及文化特征。

       讲座伊始,徐教授提出当今海外华人及台湾同胞寻祖问宗的大浪潮,以及许多寻根栏目的兴起,都体现了如今民间对同源祖上的怀念,进一步说,所有汉人都应合祭炎黄,其为华夏族的共同祖先,后化分为很多分支,形成了许多姓氏与族系。提到族系,当世的族谱家谱的兴修又是寻祖的另一表现,正如古人言:“盛世修志,流芳后人”。如今生活水平逐步提高,民间对历史及地方的史志编修产生兴趣,推动了兴修家谱的浪潮,但某些编纂者为美化其家族,新兴家谱之中也含有对古上的虚假捏造等信息。徐教授表示,欲要了解姓氏其本源,还要从上古出发,高屋建瓴,才明而可辨。


       由此,教授引出了“姓”与“氏”的不同之处。秦之前,姓与氏确有其别。最初的姓,是母系社会为区别其他氏族而立,男子入住女方,则同为一氏。而当世群居社会依血缘关系而居,氏族内部不可通婚,实行族外婚姻,许多氏族都有几个或数个相互联姻的氏族。这种情况对后来的姓氏合流发挥了一定作用。

       一般而言,姓大而氏小,一个族的姓,反应其本源的特征,而氏则是发展过程中的派分。如周人为“姬”姓,为皇帝后裔,而分封得氏者也很多,有召氏,鲁氏等。“氏”是父系社会的产物,一般而言,女子称姓,男子称氏。而到了秦汉,姓氏合二为一,并无区别,甚至如《史记》中,也对此模糊不清。而随着时间变迁,中华大地上也出现了几次大的人口迁徙,也使姓氏进一步融合,使其中的姓氏贵贱之分越来越模糊,形成了如今中华大地上的姓氏大融合。

      徐教授最后表示,研究姓氏本源并不容易,但坚持下来,就会有成就感,由此也感叹: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告诫学子追求卓越,并不断进步。至此,本期讲座在一片热烈的掌声中落下帷幕。


 版权所有 湖北工业大学学生工作部(处)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南李路28号 邮编:430068  技术支持:西安博达软件